刊名:中小学电教
曾用名:吉林电教
主办: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ISSN:1671-7503
CN:22-1044/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8929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总体上看,《实施细则》的制定坚持了“针对突出问题、回应基层声音、凝聚基层智慧”三个原则,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在综合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及现行人事管理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了基层和学校工作实践特点,以及教师的职业特点。二是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列举较为详尽,处罚的权限界定充分考虑了学校和基层教育部门实际,以及民办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管理实际。三是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文件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吸纳了郑州、安阳、濮阳、南阳等地已经出台的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内容,以及基层学校在日常教学管理过程中探索实行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四是制定的过程体现了规范性。经历了调研、论证、研讨、反复征求意见、履行规范性文件审查等多个程序,确保既能贯彻落实教育部行业规范要求,与相关法律法规不相冲突或违背,又能充分体现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
问:
贯彻落实《实施细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
一是各地各校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坚持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理念。对教师的惩处必须建立在证据确凿充分的基础上,在实施惩处之前要做好被惩处者的思想、心理等基础性工作,做到科学、严谨。要注重预防和警示,尽可能减少对教师的过重惩处,力争做到严肃处罚与人文关怀并举。
二是要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统筹安排。多渠道、多方式开展宣传解读,帮助广大教师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准则内容,做到全员全覆盖、应知应会、必做必查。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准则为标杆,时刻对照检查自己的职业行为,自觉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严守师德底线,提振师道尊严。
三是要把《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与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实施细则》的警戒作用、预防效应、红线意识,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知准则,守底线,强师德,通过《实施细则》的颁布和实施,切实提高广大教师的法治素养、规则意识,提升依法执教、规范执教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建立健全师德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强化师德师风问题治理能力,对教师师德失范行为查处做到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坚持“零容忍”,做到有诉必查,查实必究,坚决遏制教师师德失范行为蔓延,推动建立宣传、教育、考核、奖惩、监督“五位一体”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文章来源:《中小学电教》 网址: http://www.zxxdjzz.cn/zonghexinwen/2022/0223/1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