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小学电教
曾用名:吉林电教
主办: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ISSN:1671-7503
CN:22-1044/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8929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衔接 ——以初一年级为例

来源:中小学电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各种好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初中阶段,学生仍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养成教育要持续进行,不断强化与巩固。 1.生
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各种好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初中阶段,学生仍处于行为习惯的形成期,养成教育要持续进行,不断强化与巩固。 1.生活习惯。班主任不能忽视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因为生活习惯会迁移到学习上。不少学生进入中学后会选择住读。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遵守作息常规,养成有规律的生活,打扫好寝室卫生,物品放置整齐,尽快适应住读生活。 2.学习习惯。(1)整理学习资料。中学阶段学科增多,资料繁杂,指导学生分类收集、整理书籍资料。学习资料杂乱无章,会造成丢失,影响学习。(2)工整书写。工整书写既是一种态度,也是对他人的尊重。(3)专注学习。提醒学生完成作业时集中注意力,不能不能分心。一个学习时间段要能持续40分钟以上,不然听课中注意力的持久性不够,容易走神。(4)先作业后玩耍。学生先玩耍后作业,往往把握不好时间,会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影响作业质量。 3.阅读习惯。阅读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学习上潜在的差生。”怎样让学生喜爱阅读,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带头阅读,师生共享阅读过程。通过共读,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通过共读,创造与学生沟通的机会;通过共读,分享读书的感动和快乐,让学生热爱读书,让阅读的习惯陪伴终身! 二、培养学习的计划意识 小学生的学习主要由老师安排,处于被动状态;中学生的学习需要自我计划安排,自我管理。培养学习的计划性,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克服惰性和倦怠,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制定计划的要求:一是明确。例如“我要努力学习”不如改为“每天预习数学,完成五个预习题”。二是具体。例如“我要学好英语”不如改成“每天记10个单词”。三是合理。即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或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实现。培养计划意识的途径:一是在生活中培养。安排学生做家务,在做家务以前让其做好计划,按计划去完成,从而培养计划意识。二是在学习中培养。每天在完成学习前,让学生做好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利用好零碎时间。 三、培养学习的效率意识 小学阶段学科少,学习任务单一,许多学生没有效率意识,学习拖拉。中学阶段的课程明显增多,学习任务加重,如果学习效率差,就无法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另外,中学考试的容量也明显大于小学,如果学生做题速度慢,就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答题。 怎样培养学习的效率意识呢?1.先计划再行动。计划越周密,效率越高,因此,学习前做好计划,完成作业前先想好再动笔,可以减少涂改。2.定时完成作业。计算好做作业的时间,按规定时间完成,这样反复训练,效率就会提高。3.规定时间洗漱。生活上拖拉的学生,学习上也会拖拖拉拉,效率低下。班主任要与家长沟通,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做事的效率,建议准备一个小闹钟,按时起床,规定时间洗漱。 四、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 中学与小学的学习内容差异很大,因而学习方法也有很大的不同。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显,学生即使学习方法差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进入中学后,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多以及学习内容的加深、拓宽,如果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就会出现困难,影响学习信心和兴趣,最终成为学困生。 在初一入学阶段,笔者利用班会课开展了“好方法助你学习腾飞”的主题系列活动:从课前预习、上课听讲、作业练习、复习巩固、总结反思、检测反馈的学习六环节来介绍学习方法,系统完整地进行学法指导。活动中有优秀学生的十大学习方法,优秀学生听课的十个诀窍,高考状元的学习秘诀,几个复习的小窍门,课前预习的九种方法,本班优秀学生学习方法分享等。通过学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更加科学有效,很快适应了初一的学习生活。 五、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小学的学习主要靠教师提出要求,学生按照要求去做就行。但中学的学习任务加重,知识加深,光靠教师的要求是不行的,更需要培养学生勤奋刻苦、忍耐力、恒心、意志力、责任感等良好心理品质。 例如:有的孩子没有恒心,学习三分钟热情,班主任需要强化学习的坚持性,不能半途而废。有的学生怕吃苦,可以通过长跑、拉练等方式培养吃苦精神和意志力。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利用寒暑期把孩子送到农村去锻炼,当一次农家孩子,学习农家孩子的吃苦精神。 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 进入中学以后,学生或多或少会遇到困难和烦恼,尤其在初一这个过渡时期。不适应新环境,不适应新课程,不适应住读生活,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等都会影响人的心态,进而影响成长。因此,班主任可以举行主题班会进行教育,也可以个别谈话进行调适。教师要教育学生遇到困难、问题要学会自我调节,多从积极的方面思考问题,多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沟通,使学生具备积极阳光的心态,能够产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 在初一班主任工作中,做好了以上几点,学生就会进入良好的状态,为中学的学习开好头,起好步。 一、培养良好的

文章来源:《中小学电教》 网址: http://www.zxxdjzz.cn/qikandaodu/2020/0831/329.html


上一篇:浅析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奇妙的节水世界——黑龙江省中小学节水教育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