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中小学电教
曾用名:吉林电教
主办:吉林省电化教育馆
ISSN:1671-7503
CN:22-1044/G4
语言:中文
周期:月刊
被引频次:18929
期刊分类:中小学教育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论普通高校电教中心的职能与发展

来源:中小学电教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lO·论普通高校电教中心的职能与发展口刘美风鸟美娜尹俊华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需求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揭示电教中心的存在价值和工作实质,指
-lO·论普通高校电教中心的职能与发展口刘美风鸟美娜尹俊华内容提要:本文从社会需求和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揭示电教中心的存在价值和工作实质,指出其职能范圉和工作过程,提出存在并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更多的人致力于研究、挖掘高校电教中心的回有属性,使电教中心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实践中,进一步实现其价值,并不断述到满足社会和学科需求的理想状态.、,相对于中小学电教工作而言,高校电化教育工作是一个较为自由的领地。在本着教委颁发的文件规定的职责任务的前提下,各高校电教中心都根据自己学校的不同情况探索着自己的道路和生存方式。1991年我们曾走访了北京十几所高校的电教中心,并在全国高校电教中心的范围内做了问卷调查,对电教中心十多年来,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做出的卓越贡献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如今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对世纪之交社会的飞速发展、新媒体层出不穷的局面,不少电教中心的工作人员感到有些困惑:电教中心到底该怎么搞?的确,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电教中心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实践和研究领域,她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她借以存在的根本理由是什么,这些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问题,也是把电教人员从目前的困惑中解脱出来的一条有力途径。~、社会和学科需求研究I.社会的需求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化社会有两个明显的特征:~是信息量骤增,知识更新加快;二是不断产生新的行业,企业设备日益更新,劳动结构不断发生由体力向脑力的转变。这就给教育提出了如下问题;如何对待信息的判断、选择、处理,储存和传递以使学习者在一定的时间内获得无限增长的必备的知识?如何培养学>-j者学会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在走出校园后有能力面对El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使职员不断进行学习以胜任新的工作岗位,有能力和知识操作新的设备,从而适应劳动结构的变化?如何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当然,信息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已经不再是知识的掌握者,而是需要支配和使用资源、信息,掌握新技术,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一定的决策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传统教育培养人才的封闭模式、单一的授课方法等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求,应打破学习与工作的界限,使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应力图利用人类和非人类资源,采用一切可采用的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因此,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而电教中心在教育改革中大有所为。据此,国家教委在1988年6月20日颁发的文件中,曾明确指出,“电教中心属于教学部门”,它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所谓教育改革,无论是宏观的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方面的改革,还是微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它都是以使教育的最终“产品”——学习者,能够满足高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为核心的。电教中心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领域,则是以其系统化地设计.开发、组织、决策等技术,通过提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媒体资源,力图提供新技术和新的独立学习的环境(场所),以及精心设计、组织的教学活动和课程,乃至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来培养学习者达到信息社会所需求的索质,从而起到促进教育改革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的。应当说,提高效率是“技术"的客观属性。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是存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可能性的。但教育技术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要想取得最大可能的效率,靠单纯强调某一个因素是不可能实现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不断证明,教育技术决不是强加于传统体系上的一堆仪器,也不是在传统的程序上增添或扩大一些什么东西.只有把各种方法所提供的资源排列起来而不.是彼此对立,然后,系统地决定在怎样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用来互相补充,即只有“把许多因素结合成一个统一的过程,也就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效率。"这正体现了教育技术的系统思想。综上所述,“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夥既反映了社会的需求,又体现了电教中心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它就是电教中心的总体工作目标.当然我们这里所指的“教育”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总和。电教中心收集,设计、开发的资源不仅为在校师生使用,电敦中心同样应成为社会备行各业人员学习的资源中心,这样,电教中心的目标就和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为社会服务的职能~致起来了.2.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对它的要求与支持.(1)总的指导思想电教中心是教育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它是和媒体本身的开发有着密切的联系的。随着幻灯、电影、电视等媒体的大量开发,以及它们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便出现了共同管理、提供以及更好地利用这些相对昂贵的媒体的趋势。这就是电教中心这类机构诞生的背景。随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建立和发展,电教中心逐渐或即将成为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实施教育技术思想的一个实践和研究领域,因而对电教中心这一机构也就相应有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技术成为--t-J学科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技术三个客观活动的层次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即。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体系,教育技术是一个研究领域I教育技术是一门专业。按照这一学科思想的要求,那么电敦中心就应描述为。主要由教育技术“专业工作者筇组成的,在教育技术理论的指导之下,搿应用特定的理论和原则来解决教育和教学中实际问题缈的研究和实践的一个机构.这种界定,有以下几层涵义。①首先,电教中心是以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的一个实践领域,它是随着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而呈现的一种日趋完善的开放结构J②电教中心是以解决教育和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其具体目标的,因此它服务的对象从根本上来说是学习者,即电教中心存在的根本原因是和教育、教学密不可分的’③它是通过应用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刀相适宜的“特定的理论和原则力来解决这些实·ll·际问题的.根据问题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电教中心为达到其中心目标的系统方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电教中心职能得以不断完善的内部动力机制中的重要因素,④电教中心最活跃的要素~~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存在,使电教中心还具有一定的教育技术研究的性质,即电教中心也是教育技术的一个研究领域,只不过这种研究更倾向于应用研究方面。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将作为我们思考其职能的总的指导思想。据此,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对电教中心的支持也主要体现在不断提供处于学科前沿的理论思想、不断输送具有教育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后备人才,同时,教育技术学科领域专家与师生和电教中心人员共同的研究与实践也将是促使学科和中心工作发展的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领域.(2)电教中心的存在理由任何研究领域都会利用所有可能的资源来为实现其目的服务。电教中心作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当然也不例外。它把服务于促进人类学习的资源称之为学习资源。美国教育技术与传播协会(AECT)把这种意义上的学习资源描述为以下六种形态t信息(教学内容)、人员(如教师等),材料(如录像带.幻灯片、书本和实物等),设备(如投影器,计算机、电影放映机等)、技巧(如模拟教学、教学游戏、个别化教学、讲座、讨论等)、环境(如教室、学习资源中心、电影演播室等)。纵观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对教育技术的深入认识,来自于学习资源以及以学习资源为基础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它促进了教育技术理论的不断成熟,教育技术理论的完善则又以日益成熟的方法、技术指导学习资源的鉴别、设计、开发和管理的实践,从而达到教育技术促进人类学习的目的。正如美国教育技术专家伊利所说。“教育技术是这样一个领域,它通过所有学习资源的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促进人类学习。"1977年美国AECT也给教育技术下了类似的,但进一步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分析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设计、实施、评价和管理的一个综合的有机组成过程。……在教育技术中,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表现形式是所有为了促进学习而设计与(或)选择与(或)使用的学习资源。”因此,学习资源的收集、设计、开发、组织,利用、管理是目前电教中心赖以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也是师生对电教中心认识并认可的一个基本特征.也·12·因此,从根本上讲,电教中心作为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服务的学习资源中心而存在。但是,应当强调的是,这里的学习资源绝不是单纯指“电教媒体”,它是教学内容(信息)、教师,媒体、教学方法和模式、乃至学习环境的集合体,同时它强调用教学开发的系统方法对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使用和评价,即把学习资源的研究融人整个教学系统,而不是孤立地进行思考。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媒体优化组合创造了最好的条件。多媒体计算机不仅可以进行数据处理,还可接收、处理声音、图像、活动图像,而且仅需利用一根电话线就可以和网络联接,进行信息交换,实现资源共享,这无疑对电教中心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媒体资源,是机遇,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复杂佳和综合性对电教中心无论从经费上还是人员上也是一个挑战。但应当指出的是,多媒体毕竟只是媒体中的一种,并不是“万能媒体耖。多媒体的设计、开发.利用同样应从教育系统这个整体出发,以促使教育、教学效果的优化为设计、开发和选择原则。:,电教中心的职能1.职能范围应用教育技术的一个基本前提是教育技术应当用于解决适当的问题。而教育问题可能发生在各级水平上.、(1)在微观层次上;电教中心是通过对学习资源的鉴别、开发、组织和利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来达到促进学习者学习的.这是目前电教中心工作的主要领域。今后的问题是。电教帆厶作为学习资源中心,应如何发挥对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2)在亚宏观层次上,电教中心作为教育技术的一个领域,它是在课程及其组织方面进行活动的.具体工作是教育技术人员和学科领域专家、教师和管理人员等相结合,以其设计,决策的技术对课程及相应的教学计划进行系统化地设计、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当然,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突破微、亚宏观层次,日益扩展刮宏观层次的教育政策、规划和管理等方面。鉴于我们国家目前的状况,这一层次不拟赘述。但应强调说明的是,教育技术之所以能活动于教育系统的各个层次,是因为它是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系统方法。世界教育改革的实践不断告诉我们,单纯对教育系统的某一环节进行改革,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社会对教育的需求。因此电教中心对教育改革的促进作用决不能只停留在微观的教学层次。教育技术的系统方法和它典型的特征即设计、决策的技术在巾级水平的课程和计划乃至宏观的教育政策、规划和管理方面同样具有很大的潜力。但是,电教中心能否在这些领域中大有作为,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关键在于电教中心内部教育技术设计人员和制作人员的素质。2.电教中心的工作过程教育技术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电教中心重视追求最优化的工作过程,以找出过程与结果之间的某种联系,更好地实现最优化目标。在前面我们曾谈到,电教中心是以学习者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只有当教师把教育技术运用、结合到整个教育体系之中去,才能实现教育技术的价值。因此,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是教师的技术。在课程及管理层次,则需要中心工作人员和学科专家、教师、管理人员等的共同合作。因此我们认为电教中心的工作过程可看作是电教中心工作人员和教师、学习者、学科专家、管理人员等的人际交流或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学科专家、管理人员的互相探索、补充,互相协调,共同负责等等的人际交流自不待言,和教师、学习者之间深入的相互作用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人们常常忽视的问题。对教师而言,电教中心首先是教学资源的基地,是教师编审、利用、开发和评价资源的一个场所;同时它也是教师获得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点。尤为重要的是,电教中心还是教师构建情景教学椰以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改进课程、教学计划,提高数学质量等不可缺少的人员和资源的支持力最。这就是说教育技术人员和教师存在三个主要层次的交流:教育技术人员作为服务人员,帮助教师鉴别、选择、使用、管理教学资源,并提供技术保障;教育技术人员作为教练,向教师传授一定创!教育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技术人员是教师的同别化学习为宗旨的。教育技术人员应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适当的资源,对技术提供咨询,同时还应当是学习者解决疑难问题的指导者,从而促使学习者根据个人需要的个别化学习得以顺利实现:作为培养学习者信息能力的实习场地,则是充分体现电教中心现代媒体的特点,以培养学习者“自我指导学习"能力为宗旨。“学习者正确选择学习机会、形式和资源"的能力是自我指导学习者较为关键的能力因素,而自我指导学习已被认为是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实现途径之一。因此,无论是学习资源中心还是培养信息能力的实习场地,教育技术人员和学习者的相互作用,均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能力的教育观念指导下进行的,其目的就是使学习者能够方便地得到、利用资源进行学习,最终达到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素质,因此它是促进教育改革的~个重要方面。教育技术的系统方法非常重视“需求分析"和“评价”这两个环节,因此教育技术人员和教师、学习者的相互作用还体现在对学习者特征、需求的分析,以及资源、课程的成本效益的反馈信息的交流等方面。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教师和学习者也是教育技术人员的研究对象,是反馈信息的重要来源。电教中心是一个教学单位,因此它的工作是和教育系统的两大要素即教师和学习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教育技术人员能否成功地与教师、学习者等进行相互作用,是能否达到促进学习者学习的目的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也是电教中心能否深入教学、课堂,达到良性循环的关键所在。兰、电教中心未来的发展通过前而的分析,我们基本上达到了对电教中心工作本质的认识。那么要真正使这~思想得以实现,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上至教委,下至中心的每一个成员一起努力,解决很多关键性I司题。1.学习环境的建立应当说,丰富的、高质量的学习资源,是电教中心成为学习资源中心运转的基础。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硬件的设置问题;二就是软件的来源问题。对于软件的来源问题,我们提倡集中制作和电教中心的个别制作相绝合的方式。,集中制作使得电教中心可以在市场上购得主要的软件,因此电教中心人员可把大部分精力从制作·13-"成员学获习个法完人供0实的方.:术提力的者的式技为能,习题模育现息力学问、教。表信能持际略是的地养的支实策者出多培息以中的习得更和信是学学学里则心现它教教。这心中呈,、索定从中源和心育探制是教资递申教同的就电习传源决共划,,学、资解,计象者的工习找来、对习所加学寻起计务学场.为“一设服于和存作以到的终列会储。,走程最机、地巍.而课的习取场申抽出来,投入到更有益于实现教育技术目标的教学设计,资源的应用过程,收集分析反馈信息、设计、开发课程等研究过程中来。但是集中制作不可能满足每个学校教师的个别需要,这正是电教中心个别制作为集中制作补充的必要性。软件来源的这种方式,需要充分发挥教委及有关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决策的行政职能,按地区及学校类型,在政策、资金和人员分配上对其中一些师资力量强,有一定权威,同时设计、制作,教育技术理论水平较高的高校电教中心加以扶持,使之发展成为制作中心。同时要建立或充分发挥各类电教协会的协调功能,作为沟通各个学校的需求与制作中心的桥梁。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社会上软件制作厂家的力量,丰富软件市场。电教中心可自己设计蓝本,通过委托厂家,也能得到适合自己需要的软件。这在我们回收的问卷中,有人提这方面的建议.伴随着软件市场的开发,那么另一个问题便会越来越显得重要,那就是为了在更大范围、更有效地实现资源共享,应着手建立各种层次的信息网络。如制作中心和软件制作厂家之间、制作中心之间、制作中心和学校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等等。这样,学校可很方便检索软件目录,以决策是买还是制作。全方位的信息联网在加拿大、美国和日本已经或正在实现。这是实现完全的资源共享的必要条件。根据软件来源的这种方式,相应地,有的电教中心就只需办成学习资源中心,通过收集资源为本校和本地区的教师和学习者服务,有的电教中心则不仅要成为学习资源中心,而且还要成为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中心,不仅为本校和本地区的教师和学习者服务,还要为其它地区学校的学习资源中心提供资源。因此,不同类型的电教中心在硬件的需求上会有所区别,问题的关键是硬件的设置要合理、配套,应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设备的功能满足教师和学习者的需要为原则,应竭力避免闲置的浪费。当然,要充分发挥电教中心作为学习资源中心对培养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作用,电教中心内部人员的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学习资源的收集、设计,开发是否符合学习者的需求,质量如何等问题是关键;另一方面,中心的工作人员能否胜任学习者疑难问题的指导者这个角色,再有,中心工作人员对教育改革的态度等等都·14·直接决定电教中心能否成为学习者真正的学习资源中心,能否达到“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标。2.电教中心人员的教育技术素质电教中心要在上述三个职能范围内发挥作用,作为电教中心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教育技术工作人员和教育技术的系统方法,特别是根据问题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工作策略是至关重要的。这两个因素共同构成电教中心的内部动力机制。其中电教中心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以及他们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则从根本上决定了电教中心能否建立起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也就决定了电教中心有否艰苦奋斗开创局面,赢得领导和师生认同的能力和坚定信念,以及对自己领域的高度责任感。那么,在重视教育、教学的总体政策的指引下,提高教育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素质,培养他们热爱教育事业和对本领域的高度责任感,是促使电化教育中心发挥其作用,实现其目的,真正有所建树的关键因素和突破口。关于电教中心人员的教育技术素质问题,我们认为应从长远目标和近期行动两个方面加以把握。所滑长远目标即是电教中心未来人员的来源~教育技术专业毕业人员的培养方面。这主要应保证师范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同时电教中心也应大量引进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当然,这可能涉及到比较复杂的体制问题。近期行动则是指对现有中心人员的有计划的培训工作。这方面的工作以前已经开展过,更科学的培训课程计划目前教委正着手进行,同时我们应做好用教育技术方法和手段培训电教中心人员的思想和物质准备。当然,领导和电教中心的服务对象——教师、学习者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也是电教中心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教育技术工作者,我们应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力度,让他们在我们的优质服务中,从他们的收益中提高对教育技术的认识水平。普通高校电教中心是教育技术的一个重要实践机构,也正在成为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实施教育技术思想的一个研究和实践领域。由于电教中心自身的固有属性,使得其实践工作开展的好坏,不仅影响到社会电教系统和中小学电教系统的正常、科学运转,它也将在~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技术专业的良好生存和有效发展,这已经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关注,并将会引起更多的人的重视。那么,调整这~领域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2期(总第121期)口翁树深

文章来源:《中小学电教》 网址: http://www.zxxdjzz.cn/qikandaodu/2021/0710/1646.html


上一篇:关于中小学电化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综合利用
下一篇:简讯